一、夯实基础,加大基层调解组织基础建设
聚焦县内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加大企业调解中心建设力度。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对县内近年来劳动争议纠纷较为突出的企业上门开展用工辅导,指导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在内部化解争议纠纷,具备条件后成立专业调解组织;二是针对物流企业争议纠纷多发的实际情况,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三是紧盯县内新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筹备建设行业调解中心,目前已成立调解组织24家。
二、内强素质,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
一是整合乡镇、企业资源,对乡镇、企业负责劳动争议调解人员普遍开展调解业务培训,培育选树金牌调解员6名。二是通过线下集中授课和线上自学培训方式,强化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培训工作。三是整合仲裁院内部资源,组建仲裁院调解中心,从地域分布、产业构成、行业建设三个维度着手,发挥乡镇、企业调委会作用,建立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劳动争议调解员,全县持证调解员达到106人。
三、示范引领,突出抓好金牌调解组织建设
遴选制度机制全、专业程度高、服务能力强、基础保障好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进行示范培育,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一是明确组织设立规范,提供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文件模板,供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直接套用,并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备案。二是明确样板设计要求,做好调解室选址、布局、文化氛围等框架设计,给出基本物品清单。三是明确基本管理要求,指导企业建立调解工作台账,规范整理调解卷宗内容,定期对调解员开展指导。现已建成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将乐县供电公司、黄潭镇、福建华电金湖电力有限公司等一批“金牌调解组织”。
全县已在13个乡(镇)、工业园区、100人以上企业完成调解组织建设21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中心1家,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组织1家,协会调解组织1家,开展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员取证培训二场次,全县劳动人事争议大调解格局已基本形成。(将乐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