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明市人力资源市场概况
(一)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结构有待优化
我市城乡新增就业人数处在较高的水平,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进一步提高城乡新增就业人数的规模已经非常困难。随着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逐渐降低,每年需要解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将逐渐减少,城乡新增就业人数总体保持稳定。2016年初,全市实现就业1619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231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96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988人,就业困难人员451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4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1%。在就业产业方面,第一产业就业65人占0.5%,第二产业就业7464人占61%,第三产业就业4708人占38.5%。一产相对平稳,但含外出转移就业人员,二产连年下降,三产基本平衡稍有上升;从发展的角度看虽然就业结构的变化是朝着“日趋合理”的趋势变化,但结构尚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
1.供求总体情况
根据《三明市人力资源市场2016年第一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求人倍率达到1.16 。
近年来,求人倍率都大于1 ,说明人力资源市场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其变化呈波浪状,第一季度缺工状况较为严重。
2.市场需求方面
从产业需求来看:第一产业所需劳动力占比0.5%;第二产业所需劳动力占比61%;而第三产业所需劳动力比重为38.5%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部分制造业劳动力需求比重仍然处于高位。
按行业需求比重来看,制造业55.09%、住宿和餐饮业11.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0.39%,这些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仍然处在高位,出现用工缺口的概率比较大。
从用人单位性质来看,内资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为用工需求量前两位的用人单位,用工需求量分别占需求总量的50.5%、24.74%,内资企业需求总量为10758人次,所占比重达到88.33%。相比较2015年情况,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需求人数正在增加,个体经营比重从去年的3.33%上升为5.73%,增加2.4%,市场经济情况不断好转。
求职群体出现结构性变化,新一代劳动力以“80”和“90”后为主约占70%,以往求职者主要以养家糊口为主,而新一代劳动力因教育程度相对提高,除工资薪酬外,更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此外,大部分求职者不愿意从事一线普工的工作,造成部分企业出现用工(缺工)现状。企业要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储备,善待员工,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同时,也要学会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问题。
3.劳动力市场岗位供求状况
在市场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职业岗位,企业需求人数大于求职人数。说明企业所需技能性人才存在缺口。
“求人倍率”基本都在平均值以上,而且都需要岗位技术能力,也就是技能。即使是“推销展销人员”,也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产品技术内容和市场推销技术。
求职大于需求的岗位有办公人员、保管人员、机动车驾驶员等工作时间短,技术含量小,工资低有闲暇时间的工种,但往往这类人员是企业最不需要且要求与其他职位合并招聘的所谓一人多职的岗位。
4.劳动力供给状况
从性别上看,男、女求职人数各占总量的56.75%和43.25% , 男性劳动力供给高于女性,从年龄上看,35-44岁的求职者人数最多,达到了劳动力供给总量的31.6 % ,劳动力供给市场持续呈现年轻化的态势。从文化程度上看,高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求职人员占求职总数的95.48% ,与去年同期所占比重95.28%基本相一致,整个人力资源供给市场学历仍相对较低,人力资源供给的素质结构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三明市人力资源市场存在问题
缺工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农林、机械、餐饮、食品、电子、餐饮住宿及物业等企业。企业缺工问题较上年相比得到有效缓解。
1、企业缺工状况是劳动力结构性的短缺。求职群体出现结构性变化,新一代劳动力以“80”和“90”后为主约占70%,以往求职者主要以养家糊口为主,而新一代劳动力因教育程度相对提高,除工资薪酬外,更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此外,大部分求职者不愿意从事一线普工的工作,造成部分企业出现用工(缺工)现状。
2、惠农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地区差异,很多农村劳动者主动选择在家务农或就近务工,使得外出务工人员大幅减少,不管是劳动力输入地和原劳动力输出地,均呈现出“招工难”与“民工荒”现象。
3、企业自身条件差,留工难,招聘更难。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纺织业,用工环境明显不能满足劳动者的求职期待。纺织企业普遍存在工作环境不好,噪音大,闷热。有些企业的住宿、澡堂、食堂等条件还无法满足员工的基本要求。
4、外来劳动力日益减少。与沿海和长三角相比,我市地处山区,城市知名度不高,企业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吸引外地、特别是省外人员到我市就业的引力不强,我市原吸引来的劳动力优势已日渐淡化,甚至不复存在。而我市城镇、农村新生劳动力、技校、职专毕业生大都宁愿到沿海地区就业,也不愿在本地企业就业。
5、择业观念偏高,技能素质单一偏低。我市熟练技术工人较为紧缺,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加上没有职业技能,较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企业也不愿招收。求职者普遍希望能找一份既稳定、薪水又不低、还不能太辛苦的职业。部分中年妇女为了能照顾家庭,想在家门口就业,不愿远离他乡就业。相当部分未经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较难适应企业用工形式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
(来源:三明市劳动就业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